今年榮獲「品德教育特色優良學校」表揚的中原大學,堅信除了在學習環境上要設身處地,打造安全的場域,更要培養富有包容、同理及關懷的專業學子,而這其中的要訣來自於「通識教育」的推廣!
以理工背景在教育扎根的中原大學,為廣泛拓展不同專業領域之長才,先後陸續成立商、設計、人育、法、電資等學院,適性而教,更以「天、人、物、我」四平衡觀念為出發點,每學期開設逾百門通識課程,讓學生能在多元的發展空間下成長。
音樂陶冶性情 更能充實學生內心
「人文關懷,是我們前進的力量」,是這學期中原大學通識手冊上的標語,也是中原大學自我精進的目標。自2016年開始,每周三、四總會從教學二樓風雅頌藝文廳傳出不同風格的悠揚樂曲。不像正式音樂會般嚴肅拘謹,學生可以利用課堂空檔來放鬆身心,教職員或老師也可以藉此洗滌工作上的疲累、沉澱心靈。而這也是學校為何將表演廳設置在學生人潮最多的教學大樓裡。除此之外,中原首創的「解說式音樂會」邀請演奏家在開始演奏前,先簡短扼要地說明曲目的創作背景與希望營造的氛圍,讓聽眾能更容易地沉浸在音樂饗宴中。
「中原每一學期平均會有30場演出,大概有5場是由校內音樂老師主動邀約,其餘25場則開放給外界音樂人士申請。我們的評選委員會依照不同的風格和表演形式來安排下一學期的節目檔期,以學生能盡情體驗到各式曲風為主。」風雅頌音樂中心主任陳文婉細細說明。近年,風雅頌音樂中心更將音樂會推展至戶外,打造一個全新的感官享受。聽眾們可以帶上喜歡的小點席地而坐,在和煦的夕陽餘暉下,伴著涼風輕拂草地傳出的窸窣聲響,完全地投入在與大自然一起共鳴的時刻。
「起初我很擔心學生們會因為是非強制活動而降低參與意願,但,最後證明是我多慮了」陳文婉主任笑著說。排除期中、期末考,藝文廳內的133張椅子幾乎座無虛席。音樂如果要向外推廣,培養聽眾是音樂家的首要任務,中原願意透過免費的音樂場次,鼓勵學生閒暇之餘可以來此休息片刻,藉著音符帶走生活中的煩悶。除此之外,近距離的現場演奏,還可以直接體驗到每首樂曲的張力和渲染程度,在聆聽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博雅的素養和美學的觀念。
活動種類多元化 給學生最豐富的五感體驗
中原大學每一學期皆會策畫多檔音樂表演節目供學生、教職員欣賞,這學期通識教育中心並印製手冊將各類活動分成「付廢新生活」、「藝文充電站」、「媒體行不行」和「博雅A++」四大項,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到校演出或演講,甚至開設體驗課或半日工作坊。因應綠能意識逐漸在社會抬頭,這學期便邀請來自新玉清木器的匠師簡登賀與第三代接班人簡偉哲,分享如何使用無拼接原木去創作家具,傳播大溪的木藝生態與知識。除此之外,還特別邀請到專做漫材、搞笑形式的知名舞台劇團體「面白大丈夫」到校演出,他們將生活與職場碰到的情況,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重新詮釋,讓音樂廳充滿了一波波的笑聲。
最令境外生李舒儀印象深刻的是亞東劇團「阿雖與金花」的戲劇演出。這一次的藝文活動中結合了說、唱、秀三者合一的表演,與以往看到的截然不同。在台下看著這群演員在舞台上的揮灑,不僅能藉由所飾演的角色,反思日常生活中曾碰到的問題,從中也重新認識了何為聲樂歌唱。從前,李舒儀認為聲樂就是得搭配合唱團或是表演者獨自與一種樂器共鳴,不會有多突出的詮釋方式,但是這次的音樂會打破了許多人對聲樂最刻板印象,令人讚嘆!
資管系歐嘉蓉補充說道:「學校在編排下一學期的通識活動時,會經由臉書粉專徵詢學生意見,同學們可以將自己的口袋名單提供給通識中心,學校也會盡可能去邀請這些講者或表演團體。演出後也會請同學們填寫意見回饋單,蒐集需要改進的地方,看得出學校很重視我們的想法,也很用心在編排這些藝文節目!」
通識活動中心閻亢宗主任表示:「中原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的非正式教育,並且會依照天、人、物、我訴求之理念挑選合適的活動和表演給學生。不論是較難看到的馬戲團、音樂劇;詼諧幽默的漫材內容還是較好理解的阿卡貝拉和相聲,都會盡全力安排。我們也將一些閒置的講堂利用,規劃固定時段播放具有教育意涵的電影並邀請影評人到校講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於課外知識的吸收,也能擴大教育的實質意義,充實校園生活!」